此路恒【云南民族服饰网创始人】

2020-12-03 16:06   来源: 大众财经网

此路恒,男,53岁,傈僳族,中共党员,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人。怒江州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怒江州民族团结个人模范、云南省残疾人自强模范。(云南民族服饰网.top)

2020年2月,入选2020年1月“中国好人榜”。

 图片1.png

身残志坚诚信经营 携手村民共同迈向致富路

此路恒是一位自强不息的傈僳族汉子,从2012年以来,先后注册成立了福贡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福贡县残疾人扶贫基地民族服饰加工厂、赤恒底村傈僳语多声部农民红歌合唱团、福贡县自力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云南民族服饰网》、中国民族服饰商城,通过“公司+农户”、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积极帮扶带动贫困户200多户实现脱贫,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阿此老板”。(云南民族服饰网.top)

——身残志坚,艰辛创业。福贡县自力民族服饰工艺品有限公司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第一家专门从事生产民族服装服饰的文化企业,公司经历了家庭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公司等艰难而感人的发展历程。公司创始人此路恒是一位身残志坚、富有爱心的企业家,由于天生左脚残疾,行动不方便,无法从事生产劳动,只能在家里从事简单的手工作业。青年时代,此路恒每当看到周围身体健全的男同胞耕田种地、唱歌跳舞,觉得心不甘,但他不怨天不怨地,头脑灵活、思路敏捷的他开始琢磨发家致富的门路,先是凭借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天赋,创作、录制民族音乐歌曲,特别是流行傈僳歌曲深受年轻人喜爱,一时响彻怒江南北,“傈僳阿此”是当时青年男女崇拜的民族歌星。(云南民族服饰网.top)八十年代,怒江两岸群众生活困难,买得起录音机的人少,音乐磁带销售不畅,经济收入微薄。后来,此路恒先后从事过手表修理、家用电器修理、开小卖部售货等自食其力的行当,虽然能解决温饱,发家致富还是困难。直到2000年以后,此路恒突然发现,妻子娜丽沙手工织出来的麻布卖布匹利润少,赚不了多少钱,成品价格就卖得好价钱。结合边疆民族群众喜欢穿着民族服饰的特点,认准了商机和市场,毅然转手小卖部,购置缝纫机、边缝机、熨斗机等机器设备,开始从事制作民族传统服饰产业。由于此路恒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款式新意、手工精致、价格实惠,受到广大消费者热烈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起来,慢慢的成了赤恒底村发家致富带头人。

——组建专业合作社,共同勤劳致富。傈僳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傈僳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服饰作为傈僳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符号,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体现了一定的等级特点,它完整体现了傈僳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涵着傈傈族人民在文化结构深层的心理积淀。赤恒底村是传统的傈僳族村寨,家家户户都有放线织布、服饰加工的手艺,具有丰富的传统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此路恒在从事制作民族服饰产业中发现,家庭作坊存在布料粗糙、产品单一、工艺落后等突出问题,服装规格不统一,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消费者需求。(云南民族服饰网.top)于是,广泛发动周围群众,激发群众智慧,于2013年7月组建福贡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 共有会员41户,从业人员90人(其中残疾人15人)。群众自愿合资111万元,购置加工生产设备,缝纫机70台、边缝机10台、工业熨斗机25台、工作桌15台。在此路恒的带头组织下,通过州县文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支持,通过挖掘整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群众研究设计、邀请专家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民族服饰研发工作,在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在布料、产品、设计、工艺等方面融入现代流行文化,产品以傈僳族、怒族民族服饰生产为主,有男士上衣、长衫、帽子、马甲及其饰品,女士上衣、裙子、帽子等及其饰品,其他民族的则根据客户的需求加以加工生产,进一步丰富民族服饰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套,产品供不应求,除了销售怒江州本地外,还销售到缅甸、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以上,传承了民族服饰文化,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举办非遗传承培训,宏扬传统民族文化。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恒底村,座落在怒江西岸,全境与缅甸联邦接壤,境内多民族和谐共荣,拥有多元文化,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此路恒依托赤恒底村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邀请民族语教师教学傈僳文、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组织开展老傈僳文教学、土麻布工艺制作、民族乐器弹唱等非遗项目培训,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积极参与培训。目前,老傈僳文教学班举办3期,村青壮年以上群众能轻松阅读圣经、记录曲谱、书信来往。土麻布工艺制作培训班举办4期,公司下属农户,特别是青年妇女,都能熟练操作制麻线、漂洗、织布、裁剪、刺绣等传统土麻布工艺流程。民族乐器弹唱培训班3期,起奔、笛子、的哩吐、口弦等基本失传的弹唱技艺得到了传承,迁俄、括克、优叶、木括、阿秀等原始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云南民族服饰网.top)

——组建农民红歌合唱团,积极倡导正能量。此路恒创建的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社员大部分是农民,以赤恒底村为主,适当辐射周边村寨群众。由于全村与缅甸联邦接壤,民族同根同源,村民都信奉基督教,边民来往频繁,民族、宗教、文化渗透情况突出。赤恒底村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公司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巩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阵地,结合农户普遍热衷民族文化、能歌善舞的特点,组建赤恒底农民红歌合唱团,团长由公司总经理此路恒担任,合唱团成员全部是公司员工。邀请声乐教师在业余时间教学,采用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形式,利用节假日,在民族节庆文化活动中巡回展演,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公司还聘请原怒江报总编恒开言、怒江州民族语译制室主任赵科等专家学者,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爱我中华》、《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友谊地久天长》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和中外经典民曲翻译成傈僳语版,由农民红歌合唱团演唱,并录制成教学光碟普及,引导傈僳族群众学唱,怒江两岸村村寨寨唱响爱国歌曲。合唱团积极参加州县组织的文化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参加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傈僳语版《党阿!亲爱的妈妈》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两首歌曲,荣获表演一等奖和组织奖。2013年8月,代表云南省参加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文艺汇演,并获得了很好的荣誉。

——积极加入党组织,携手村民迈向脱贫路。在艰辛的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同时,周围党员同志的以身示范,此路恒对党组织有了认同感,从而产生了向党组织靠拢、加入党组织的决心。2012年4月,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此路恒同志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一名党员后,此路恒同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创业致富,除了民族服饰产业外,还带头种了150亩草果,他家仅仅草果一项收入每年就达20多万元。很多赤恒底村民也跟着此路恒种草果逐渐发家致富。2016年6月,赤恒底自然村第四小组党支部成立,通过组织考察,上级党组织任命此路恒为党支部书记。此路恒同志积极协调争取,党的惠民政策惠及了赤恒底村群众,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如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向赤恒底村各家各户,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在赤恒底村拔地而起。

赤恒底村今天的发展变化离不开此路恒的致富带头,离不开他热心扶贫开发事业。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组织的教育鼓励下,他带着群众赶着好政策创新创业、积极进取,赤恒底自然村发展以后促进了当地和谐安定。(云南民族服饰网.top)

此路恒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怀着一颗带民共富的热心,一心一意服务家乡,全力以赴带民共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事业尽一己之力。 [1] 


责任编辑:AI推广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大众财经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投诉建议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sitemap